防中俄威胁 美日首确认网攻适用于安保条约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左)和蓬佩奥出席记者会。(美联社图片)

【The Sydney post】在中国、俄罗斯的网络及太空军力日渐增强之际,聚焦外交国防议题的美日“2+2”会谈周五(19日)在华盛顿举行,华府扩大对日本的保护伞范围。双方首次确认把网络攻击列入《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第五条适用范围,并重申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双方亦指监听可能损害国家安全,同意加强监管5G。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署理国防部长沙纳汉,以及日本外相河野太郎、防相岩屋毅,在会谈后一起会见记者及发表联合声明。蓬佩奥称:“美国和日本确认,国际法适用于网络空间,并同意网络攻击符合《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关于受武力攻击的定义。”双方同意让日本引进F-35隐形战机、陆基神盾导弹防卫系统及防空导弹等先进武器,满足防卫需要。

声明又指,美日将在太空、网络及电磁波谱领域加强合作。沙纳汉指上述领域将会是新战场,对保障美日未来至关重要,不会坐视中俄干扰,并赞扬日本排除中国科技巨企华为参与5G网络的决定。日本计划于2023年将美国提供的太空状况感知系统(SSA),搭载于卫星上,以监察中俄军事卫星活动。

此外,美日支持航行自由,形容两国同盟是维持印太地区和平、安全及繁荣的基石,将定期举行联合训练;促进与澳洲、印度四边合作,欢迎英国及法国参与联合行动。声明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东海及南海局势的尝试,并要求立即解决北韩绑架日本人问题,重申致力实行联合国安理会对北韩制裁。

不过,双方并没有具体讨论驻日美军的军费讨论,但沙纳汉提出有必要改善以达至公平。美方将应岩屋毅要求出动深海船只搜索失踪的航空自卫队F-35A战机,双方确认将尽快推进冲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普天间基地搬迁计划。

有日本资深研究员指出,美日若要共同回应网攻,需辨认施袭者身份,以及商讨哪种程度的损害将构成武力攻击。由于辨认身份需时,最终可能需要作出政治决定。网攻可针对个人、公司电脑,甚或社会设施。另有专家指,难以分辨网络攻击是电脑安全系统的反间谍行动,抑或是瘫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