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党领袖薛顿。(《澳洲金融评论报》图片)
【The Sydney post】联邦工党领袖薛顿(Bill Shorten)表示,联邦工党如果执政的话,将会减少对中国的敌意,并称对华交往不能全部基于恐惧的立场。他还提出了如果胜选的话,澳洲在继续和美国保持密切关系之余,也应变得更加自立。
据《澳洲金融评论报》报道,薛顿在接受该报专访时还表示,如果当选的话,他很有可能回归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时代的惯例,将印尼纳入以总理身份首访海外的目的地之一。
他说:“我们必须以胜选为先。作为友好邻国,我希望首先访问的国家将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印尼以及东帝汶。”
如果薛顿成为澳洲总理的话,他还将在6月到日本大阪出席G20领导人峰会。但在选战正在激烈进行之际,他也没有将获胜视为理所当然。
不损害安全为前提 表态加强澳中关系
针对联盟党政府的对华政策,薛顿也加大了批评力度,指出联盟党在处理澳中关系时经常前后不一,有时甚至具有煽动性。
薛顿相信在不破坏澳洲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加强澳中纽带,有助于改善两国的关系。
他说:“我们(工党)不会仅仅从最坏的战略角度来看待中国”,“我们必须不仅仅将中国视为威胁。这并非意味着我们不会听取国安部门的建议,而且也理解我们作为‘五眼国家’(澳洲和美国、加拿大、英国及新西兰所结成的安全联盟)的承诺,但我们不能只是基于恐惧的立场来和别国打交道。”
“我只是想深化纽带关系。所以如果我和别国有所分歧时,他们最好先听到我的意见,而不是通过媒体或传话筒。”
转变对特朗普看法 澳洲应变得更自立
另一方面,虽然薛顿过去曾将美国总统特朗普描述为“狂吠的疯子”,但现在希望则设想与对方建立文明而专业的关系。
但薛顿也指出,特朗普的崛起令澳美关系的性质有所改变。
他说:“美国是澳洲的根本关系,是我们国安架构的一部分,我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
“特朗普带来的教训是,即便是其他人再入主白宫,世界也不会恢复到原有的样子。”
“我们不会重回1945年。澳洲必须变得更为自立。这是好事情。”
“让我们先看看,我们能否赢得大选。”
薛顿称,美国几十年来为澳洲扛了很多重担,但现在澳洲需要挺身而出。“我们应该成为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以及近北部地区的话题专家,所以我认为人民对我们有挺身而出并表现良好的期望。”
现任驻美大使霍基(Joe Hockey)是前联盟党政府的财长,他和特朗普建立了密切的私人关系。对如果工党胜选霍基能否继续留任的问题,薛顿则没有给出明确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