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dpost】最新研究顯示,雪梨各地區議會接獲大量有關非法僭建和出租「劏房」的投訴,反映人們無法負擔昂貴租金,被迫屈住在環境惡劣的住屋。
雪梨大學Sydney Policy Lab周一發表的報告顯示,愈來愈多低收入的雪梨人租住非法興建的後院套房(granny flat,又稱祖母屋)、分成房間出租的車庫、租客人數多於床位的分租屋。
報告共同作者古雲(Nicole Gurran)教授稱:「這問題在惡化。由市場提供可負擔住屋從來沒有效,這是不可行的。這(劏房)就是市場產生出來的。」
目前,住在過份擠迫的住屋已被列為「無家可歸」。根據人口普查,這類住客的數目在2011年至2016年間增加逾一倍。與此同時,報告發現有關非法出租住宅的投訴亦在過去兩年急增。
古雲稱,雪梨地區議會每月接獲的非法住宅投訴數目由10至80宗不等,而且多數被證實是真確的。
她續道,各區的「劏房」形式各異——在西區費菲市(Fairfield)主要是非法僭建的後院套房,東區Waverley則是分成多個床位的住宅單位。報告稱,大部份「劏房」不符合規劃條件,租客面對衛生和安全風險,但租客仍會支付高昂租金長期租住。
雖然有大量相關投訴湧入,但房屋規劃管理員只觸及皮毛,受訪者估計僅約10%的非法住屋被揭發。古雲稱:「地區議會沒有資源可積極巡查。再者,如果不能向租客提供其他選擇,調查和檢控非法『劏房』也無意義。這令建築督察陷入窘局。」
紐省租客權益團體Tenants’ Union of NSW高級政策幹事Leo Patterson Ross稱,「劏房」戶在現行法例下欠缺保障,「嚴重問題是住宅環境、維修保養、押金的剝削性條款,以及突然被驅趕。」
他補充,留學生和新移民不了解自身權益,有人曾被房東沒收護照威脅稱,如果租客犯錯可被隨時趕走。他與古雲均認為,當局應增加公共房屋和廉租屋,並支援地方政府加強執法。
紐省前社會服務和公屋廳長高雅(Pru Goward)去年承認雪梨的「劏房」問題嚴重,並舉行省內首個圓桌會議討論有關問題,但專家認為當局不會有所行動。(星島日報)
題圖:雪梨各地區議會接獲大量有關非法僭建和出租「劏房」的投訴。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