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工黨李逸仙倘當選 將成澳洲首名港產參議員

在工黨選票排第三位的李逸仙,有機會當選參議員。 本報攝
【Sydpost】据星島日報報道,聯邦大選參議院紐省選區工黨華裔候選人李逸仙(Jason Yat-sen Li),是香港移民後代,倘若在本月18日大選中勝出,他便成為澳洲史上首位「港產」國會參議員。他今天下午在《星島日報》雪梨辦公室接受訪問,暢談自己的移民家庭背景和從政之路。
今年48歲、在雪梨土生土長的李逸仙,父母先後從香港移民來澳,是不折不扣的「港二代」。他從小在家中講廣東話,後來到中國工作期間學會了普通話和閱讀中文。他從雪梨文法中學(Sydney Grammar School)畢業後,在雪梨大學(USYD)取得法律學位,並曾在聯合國海牙國際法庭工作。
被問及其中文名字與中國國父孫中山的名號「逸仙」相同,是否有獨特含義,李笑言父母是按族譜為他取名,他是「逸」字輩,跟國父只是碰巧「撞名」,但兩位「逸仙」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曾為共和制度奔走吶喊。
李逸仙正是在上世紀末的澳洲共和運動中嶄露頭角的,但當時年紀尚輕的他決定積累社會經驗後再從政。十餘年來,他經營投資生意,幫助澳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並於2005年起在華工作10年,曾任北京澳洲商會副主席。直至2013年,他獲時任工黨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邀請,參選眾議院雪梨華人聚居的貝尼龍(Bennelong)選區。

首度正式步入政壇就鎩羽而歸,但李逸仙沒有氣餒,除了繼續從事本職,還積極投身社區活動,先後任職本地醫療、教育機構管理層,並擔任澳華論壇(CAF)執委。今年復活節前,他再度獲工黨提名角逐國會。考慮到目前的澳洲政壇需要少數族裔的聲音,他毅然決定出選,並在工黨參議院選票上排第三順位。
談及少數族裔,李逸仙認為除了國會,企業和媒體等機構管理層也應更多元化,反映澳洲人口的種族比例。他說,參議院在紐省有六席,但只有他一名華人有機會勝選。他認為眾院墨爾本Chisholm選區兩黨均派出華裔女性參選是進步表現,亦期望有更多少數族裔獲得機會。

現時兩黨政策均支持削減移民,對此李逸仙認為應在社會進行廣泛討論,了解現時對澳洲經濟和就業的最佳人口模式。他表示其家族就是典型的移民家庭——父親是工程師,母親從事農貿餐飲,從初來澳洲時的一無所有,到現在子女後代業有所成。他說,澳洲是移民國家,工黨認可移民貢獻,因此推出父母長期居留簽證等政策以示支持。
此外,李逸仙亦談及工黨的醫療撥款。他說自己的父親早前發現患上前列腺癌,家人為醫藥費奔走,但高昂費用並非每個病人家庭都能承擔,因此澳洲人需要一個更公平的醫療制度。他亦批評執政國家黨與極右一國黨(One Nation)合作撥票,損害澳洲多元文化。
最後,李逸仙呼籲華人選民支持工黨,以結束聯盟黨政府無視經濟衰退、負債纍纍、工資增長停滯、氣候變化等問題的6年混亂管治。他亦呼籲選民投票給他,若他能成為澳洲首位香港背景參議員,將對華人社區、少數族裔和年青一輩是極大鼓勵,亦是對極右政客的有力反擊。(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