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大學Crawford公共政策學院亞洲經濟研究部門主管戴斯迪。 網圖
【Sydpost】澳洲國立大學(ANU)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對澳洲的直接投資去年大降五成,跌至5年來的低位。研究員警告,這是澳洲聯邦政府需要改善與華關係的「嚴重警號」。
國立大學Crawford公共政策學院亞洲經濟研究部門(ABER)主管戴斯迪(Peter Drysdale)教授稱,最新的中國在澳投資數據顯示,澳洲的中國直接投資去年下跌50%至5年來低位。新的中國直接投資在2016年達到高峰,接近160億元,但在2017年跌至96億元,去年僅48億元。
研究報告由ABER與中國政府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CCIEE)合作撰寫,它寫道:「改善澳中關係是首要。」
戴斯迪向《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稱:「去年的海外中國投資整體下跌,但在澳洲跌幅更大。這顯示受政治局勢影響的投資關係有問題。這是嚴重警號,我們須做更多工作使(澳中)關係重回正軌。要改善關係須做頗大量工作。」
報告稱,中國投資急跌亦反映「中國投資者在澳營商的方法更審慎,澳洲外國投資監管機關對中國投資活動採取更干涉主義的手法。」
自由黨的譚保(Malcolm Turnbull)前政府去年因禁止華為參建澳洲5G手機網絡,加上幾位前部長的言論,觸怒了北京,使數名計劃訪華的部長被拒批簽證。譚保去年被逼宮下台後,接任的莫理遜(Scott Morrison)未曾訪問中國。
戴斯迪稱,上周六大選是一個「重塑(澳中)關係」的機會,新政府應該重新改善關係,集中在兩國有共同利益的地方,「不可抱往常態度。若我們希望保護這關係,新政府要正面面對。」
不過,莫理遜政府勝出大選連任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當晚在微信發表文章,稱澳洲大選「爆出重大意外結果」,導致「每況愈下的中澳關係」將「繼續前景不明」。
戴斯迪稱,有關澳洲與中國的關係的「敘述有問題」,「關於(中國對澳洲)『無聲入侵』及(澳洲在經濟與安全利益之間)『錯誤選擇』的敘述,擾亂了該關係。」不過,他補充,最近的統計顯示澳中貿易在政治局勢緊張下持續上升,報告指出雙邊的商品及服務交易去年增長17.5%至1,920億元,比全球貿易增加快五倍。
同時,去年143萬名中國旅客來澳洲,逾20萬名中國學生在澳留學。報告稱:「兩國蓬勃的貿易增長證明關於其關係的負面評論是錯誤的。」(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