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dpost】澳洲財政部警告,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科技戰爭」將分裂世界,損害包括澳洲在內的國家的經濟增長。
隨著美國全面封殺中國通訊企業華為,科技對抗已成為中美貿易戰的核心之一。《雪梨晨鋒報》(SMH)報道,財政部副次長昆恩(Meghan Quinn)本周出席澳洲國立大學(ANU)一個論壇時指,澳洲新政府面臨不穩定的國際形勢,應通過呼籲國際機構處理科技爭端來表達自己的擔憂。
美國一直指責中國盜取技術以建立自己的高新科技,直至近期決定把華為列入限制外國企業名單。昆恩表示,無論貿易戰解決與否,中美的競爭都將持續,科技爭端「令人擔憂」。「科技戰和貿易戰非常可能發生——我們已見端倪。但這不是唯一的可能,我們可以擔當不讓整個事情失控的角色。」
昆恩認為,竊取知識產權、不公平的國家補貼理應遏止,但除非制裁行為是通過全球自由市場經濟下的國際規則體系內作出,否則也會傷害到澳洲。「科技的轉讓和融合是提高人類生活水準的基礎,讓全世界數百萬人擺脫貧窮。」
有評論指,由於美國和中國各自都在全球都科技產業供應鏈和市場,「科技鐵幕」降下將迫使各國選邊站。昆恩說:「我們不想看見分裂的世界……你要選A隊或B隊。」她說澳洲應「思考我們能做甚麼」,比如下月在二十國(G20)峰會中提出一個解決科技爭端的國際規則體系。
貿易部長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回應稱,澳洲已處於解決爭端的領導地位,將與日本、新加坡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電子商務制度改革,也很可能會在二十國峰會上提出。「基於現時貿易對抗的規模,我預料二十國集團的其他領袖也會提出協商、合作和尋求方法,確保科技進步繼續讓全世界受益,而非走到反面。」
他說,澳洲受益於自由貿易和同樣自由的科技貿易,因此會「盡力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同時確保數據、技術和信息的自由流通」。(星島日報)
題圖:財政部副次長昆恩(Meghan Quinn)。 澳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