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崖溶洞洞內結構。(互聯網)
【Sydpost】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的考古人員,早年在白石崖溶洞發現1枚長約12厘米的人類右下頜骨化石。經中國科學院等中外專家研究,將該頜骨所屬的古人類命名為「夏河丹尼索瓦人」(簡稱夏河人),揭示距今16萬年前已有古人類在青藏高原生活。
中科院本月2日在英國科學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刊登論文,指該化石為人類下頜骨右側,包括第一和第二臼齒等兩顆完整的牙齒,「代表了1個12歲至13歲的青少年個體」。該化石原本由僧人發現,帶到當地寺廟保存,輾轉交到中科院研究人員手中。
研究人員提取化石中的「古蛋白」,經古人類學研究技術顯示,在遺傳學上與西伯利亞阿爾泰山地區的丹尼索瓦人親緣關係相近,確定為夏河人。研究發現,夏河人居住過的白石崖溶洞,位於海拔3280米。夏河人疑帶有適應高寒缺氧環境基因,並成功渡過第四紀最大冰期。
去年11月,考古人員在西藏尼阿底遺址,發現4萬前有人類活動紀錄。「夏河人」的發現,把人類在青藏高原活動的歷史,再推前了12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