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最低工資七月起上調3%,令全國220萬名工人受惠。 澳聯社
【Sydpost】公平工作審裁處(Fair Work Commission)30日宣布,7月1日起全國法定最低工資及行業標準工資上調3%,約220萬人受惠。其中,賺取最低工資的約18萬名工人,時薪加至19.49元,每星期將多獲21.6元收入,周薪將由719.2元增加至740.8元。
公平工作審裁處庭長羅斯(Iain Ross)表示,今次制定的工資升幅低於上財政年度的3.5%,以及2017年度的3.3%,原因是經濟環境改變,包括最近經濟增長放緩、通脹下跌,以及稅務改變,使低收入者可相對以前更能負擔生活所需。
他稱:「我們認為(審裁處)所決定的增幅,不會引致負面的通脹後果,也不會對就業造成任何巨大的負面影響。相反,這增幅對於依賴全國最低工資及現代行業薪酬標準中最低工資的僱員是一項改進,亦可改善生活質素。」
羅斯補充道,雖然賺取最低工資者近年生活質素已提升,但「一些低收入家庭仍活在嚴重貧窮中。他們可花費的收入少於按收入中位數60%所劃的貧窮線。」
新任聯邦勞資關係部長波特(Christian Porter)稱,公平工作審裁處的決定,反映了實際加幅高於1.3%的通脹率及整體經濟2.3%的薪酬增長,「加上政府計劃對在職家庭減稅,將舒緩生活開支的壓力,提高澳洲所有低收入工人的生活質素。」
工會之前要求將最低工資提高6%,或一周約43元。雖然最終只及其要求的一半,但澳洲總工會(ACTU)仍歡迎今次「加薪」,尤其是在周末加班補薪被削減之際。
總工會助理書記敖拜恩(Liam O’Brien)稱,3%的加幅已拉近了最低工資與中位數的距離,「實際上,我們仍可看見巨大增幅。」可是,工會相信最低工資金額應更高。敖拜恩稱:「這國家的全職工人所賺取的工資在貧窮線下是不可接受的。」
認為增幅不應多於2%的商界方面,則擔心今次加薪會損害職位,威脅一些小企業的生存。
澳洲工商總會(Austral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行政總裁James Pearson稱,工資加幅使僱主每年的開支增加31億元,「澳洲的最低工資已是全世界最高水平,持續以高於通脹的速度提高最低工資會有後果的。企業難以消化連續第三次遠超通脹的增幅,尤其是小企業。」(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