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县宋墓考古 第一次发现蛇首鼠首人身武士像

墓内发现的蛇首人身像(左图)及鼠首人身像(右图)是贵州首次发现。(互联网)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近日在遵义市正安县新州镇茨梨村,清理发掘两座距今约千年历史的宋代石室墓时,发现墓内有大量石刻。其中,蛇首人身及鼠首人身的持大刀武士像最为特别,更是在贵州首次发现。惟墓主身份成谜,有待进一步考证。

考古队员表示,两座宋代石室墓被当地人称“官坟”,官方正式名称为正安“官田宋墓”。经测量,两墓并排,间距约5.1米,形制结构相同,均为单室墓,以沙石垒砌,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其墓室长约2.3米、阔约1.1米,内有壁龛、藻井、棺床等。

两座墓葬的墓门、藻井、壁龛等处均有装饰精美的雕刻,共计约60组,题材包括持弓箭、大刀或长剑的武士和侍女;祥禽瑞兽包括青龙、白虎、狮子、鹭、鱼等,以及常见“野鹿衔枝”等;植物类图案包括菊花、莲花、缠枝等。此外在后龛处饰有斗拱,其中一墓室左、右壁各雕刻一幡。

考古队称,首次发现的兽首人身雕像,相信是反映了当时的道教信仰。雕像人物身穿的竖条纹圆领上衣、短裙,具有民族服饰特征,极具考古价值。考古队希望下一步对墓葬保护性迁移过程中,能发现可能埋在墓葬某个部位的墓志铭或者镇墓券,从而发现墓主真正身份。

考古队员续称,从两墓的形制结构及石刻等,丰富了黔北地区宋代时期墓葬资料,将有助于研究该区域宋代文化及石刻艺术。为配合正安新州水库项目建设,考古研究所近日再次组织考古队清理墓葬,并将在完成田野清理工作后,再作异地搬迁,继而展开保护及展示工作。(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