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dpost】澳洲前總理基廷(Paul Keating)抨擊英國外長卓慧思(Liz Truss)在上周訪問澳洲期間發表中國可能會進行軍事侵略發的「瘋狂」的評論,並敦促她趕緊「回到她那崩潰的、聲名狼藉的政府去」。
基廷在一篇言辭激烈的專欄文章中還表示,英國「遭受了宏偉和相關剝奪的妄想症」,其對印太地區傾斜的政策缺乏可信度。
這位前工黨領袖曾在1991年至1996年期間擔任總理,長期以來一直在推動與中國「接觸」,但他現在發現自己的觀念與坎培拉的朝野兩黨共識越來越不一致,即不滿它們目前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基廷將矛頭對準了上周訪問澳洲並出席澳英外長防長年度會談的卓慧思,此前有報導稱,她曾警告中國可能利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作為它在印太地區發動侵略的機會。
卓慧思在接受《悉尼晨鋒報》和《時代報》採訪時說:「我不認為我們可以排除這一點。」
「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侵略者正在齊心協力,我認為像我們這樣的國家有責任共同努力(遏止)。」
基廷此前曾表示,如果北京試圖武力統一台灣,澳洲不應該向台灣提供援助,他現在又批評卓慧思的這番言論。
他近日在一篇專欄文章中說:「英國外相卓慧思的言論稱,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遣隊行動的鼓勵下,中國可能會在太平洋地區進行軍事侵略,這簡直是精神錯亂。」
「不只是非理性的,而且是精神錯亂。」
基廷還表示,現實情況是,英國「在東亞問題上的參與加起來還算不上一排豆子」。
「英國於1904年將其主力戰鬥艦隊撤出東亞,並最終在1970年代推出其 『蘇伊士運河以東』政策。而且它再也沒有回來。」
「英國遭受了宏偉和相關剝奪的妄想症。」
基廷指稱,英國和澳洲政府「在開玩笑說,它們的『合作』加起來就是一些可行的政策」。
他諷刺道:「卓慧思可以幫我們所有人一個忙,那就是快點回到她崩潰的,聲名狼藉的政府,讓澳洲在亞洲找到自己相處的方式。」
在訪問澳洲期間,卓慧思在悉尼外交政策智庫羅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發表講話並警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任何入侵都只會導致蘇聯-阿富汗戰爭規模的「可怕的泥潭和生命損失」。
卓慧思和英國國防大臣華禮仕(Ben Wallace)在與澳洲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會晤後表示,在「來自中國的經濟脅迫加劇」之際,澳洲是「絕對重要的盟友和朋友」。
在悉尼,她表示支持因違規在防疫限制期間於唐寧街10舉行派對而陷入嚴重政治風波的英國首相約翰遜,聲稱他作為首相「做得非常出色」,他得到了她的「100%支援」,並且應該「盡可能長時間」地留在唐寧街10號。
近日發表的專欄文章,並不是基廷第一次將矛頭對準英國向印太地區的「傾斜」政策。基廷在去年11月的一次演講中說,與現代中國相比,英國「就像一個滑入大西洋的舊主題公園」。
基廷長期以來一直主張澳洲成為共和國,1992年他擔任總理在迎接英國女王訪問澳洲時,把手放在她背上後,因此曾經被英國小報稱為「澳洲蜥蜴」(Lizard of Oz)。
他強烈反對9月簽署的《澳英美安全協定》(AUKUS),在該協定下,英國和美國誓言要幫助澳洲獲得至少八艘核動力潛艇。
然而,基廷以前領導的工黨,現在在很大程度上試圖避免與莫禮遜(Scott Morrison)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產生重大分歧,直到今年五月舉行的聯邦選舉。
工黨領袖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表示,中國已經變得「更咄咄逼人」,澳洲「為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大聲疾呼是正確的」,他還聲稱,由於北京方面在關係惡化時採取的一系列貿易行動,澳洲企業一直在「受苦」。
但艾班尼斯又在本周二舉行的一次演講中,高度讚揚中國是歷史上最成功的經濟體,使數億人擺脫貧困。然而他預計,下次大選無論是哪個黨執政,澳中關係都不會很快獲得改善。
澳洲國防部長杜頓(Peter Dutton)去年11月稱這位前總理為「大綏靖主義者基廷同志」。
杜頓還聲稱,如果澳洲最重要的盟友美國在中國進攻台灣的戰爭中協防台灣,澳洲不加入美國的行動將是「不可想像的」 – 這番言論引發工黨指責他在選舉前將國家安全問題政治化。(澳洲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