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屆國會史上文化最多元 可助政府進行外交政策制定

【Sydpost】Lowy研究所研究認為,來自多元文化的聲音可以幫助澳洲政府進行外交政策制定。

一個由三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討論了「移民國家:從多元文化角度看澳洲的外交政策」這一主題,探討了不同社區的影響和不足。

雖然大家一致認為,過去50年,澳洲多元文化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總體而言,小組成員認為真正的變化尚未到來。

根據2021的人口普查,一半澳人在海外出生或父母在海外出生,澳洲人有250多個不同祖先,使用超過350種語言。

小組成員菲利普斯是西悉尼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人道主義和發展研究講師,她研究了澳洲文化和種族群體的影響。

她說,與多文化社區的交往需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他們想要的不同的交往程度,最近,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政府與多文化社區之間的距離變得更大,這已經通過政府圍繞邊境關閉、對持臨時簽證者的態度和公開聲明而採取的一些行動體現出來。

Lowy研究所公共輿論和外交政策項目研究員Jennifer Hsu針對澳洲如何利用其多樣性和僑民作為軟實力和參與的來源展開研究。

談到自20世紀60年代廢除白澳政策以來所取得的進展,Cochlear亞太區市場準入和政府事務總監、前澳洲外交官Jason Chai稱讚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最近訪問馬來西亞,稱黃英賢的馬來西亞血統讓她在整個地區引起了共鳴。

他說,澳洲第47屆國會是文化多樣性最高的議會,國會中有來自老撾、斯裏蘭卡、印度、中國和马来西亚的議員,他們都在國會中有代表。

關於多文化社區如何為澳洲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和民主價值觀的區域或國際宣傳服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多樣性和社會正義比較研究主席曼蘇里發出了警告。

他說,也許黃參議員將多元文化主義與外交事務聯繫起來的願景會吸引社區及其可能發揮的作用,黃英賢想要一種更宏觀、更宏大的概念,講述如何展現澳洲身份,但是現實是許多人不喜歡被描述為不同膚色或種族身份,不過,他們仍然希望並珍視自己的身份概念以及自己的文化遺產。

曼蘇里說,澳洲目前還沒有做到這一點,儘管領導力極其重要,但是這不是政治領袖項目,是嚴肅的社會項目,他讚揚本屆政府發出了正確的聲音。

小組還審議了如果將多元文化的聲音作為資產納入政策制定,可能對澳洲外交政策產生的影響。

菲利浦斯說,這樣能夠就新出現的各種問題建立某種關係和聯絡,因為這些群體在當地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層面有著深厚的聯繫,這是任何政府部門都無法做到的。

不過,曼蘇里說,將多元文化觀點納入外交政策是一項挑戰,比如澳洲與中國現在關係緊張,在澳華裔就面臨很多困難,在還不能真正理解在澳華裔在其中作用的情况下,不要排斥澳洲華裔,不要將澳洲華裔與中國混為一談。(澳洲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