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老萧
由《悉尼邮报》、悉尼《澳洲汽车杂志》、阿德莱德《澳新文报》、悉尼《新市场报》等纸媒,网媒联合主办的澳洲第一届华人十杰评选,自8月18日推出后,华人社区反应热烈,不少华人认可并支持评选活动。出现万人参与(共有10706位华人投票)的盛况。活动邀请了来自个行个业的普通华人做评委,首创平民做评委模式,广大华人通过网络投票,开创评比民主新风格。
(图为评选活动宣传海报)
评选投票从8月18日到9月18日,为期一个月。评选得到十位社会贤达担任嘉宾评委,包括布里斯本的澳中文化与经济促进会会长兼昆士兰河南同乡会永久荣誉会长郑志武、悉尼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事务委员会AMBC主席兼导演胡印夏 JP 、澳洲《新市场报》社长 司徒 、澳大利亚群主协会执行会长 Daisy Zhou 、澳洲《汽车之家》杂志社社长 Richard杜 、悉尼Strathfield 市议员兼澳洲福清同乡会荣誉会长 蔡定杰 Benjamin 、澳洲歌手 左筠 、阿德莱德的南澳华联会会长 张燕霞 、墨尔本的澳大利亚华人多元文化协会会长 汪正亮 、澳华联盟荣誉主席 胡玫 OAM 的大力支持。还得到来自各地各行各业的19位大众评委参与评选,如来自悉尼地产界的 Michael Du Champion JP,退休工程师谢汉 等社会人士。
本次评选,首设开展网络投票评比,体现大众参与的民主精神,被华人誉为最接地气,最货真价实的评选。同时一定程度反映候选人的人气。
本次参与十杰的华人候选人,共有15位。其中有推荐人推荐的,也有来自媒体报道被列入的,其中有部分候选人对参选并不知情。
特别指出的是,候选人之一的墨尔本王先生,属于名字不详,背景不详的无名氏候选人,他之所以入选,旨在鼓励华人的正义之举,反映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并非候选人首要考虑因素。类似的考量也体现在候选人中没有现任议员的现象上,本次入选华人十杰的候选人,主办机构是将现职议员排除在外的,在主办机构看来,现职议员不需要评比来锦上添花,而需要用任内的成绩告诉华人,当其卸任后凭成绩参与评选或更合适。
通过评选活动,部分地区候选人,也建立了全澳华社的知名度,为更多华人所熟悉。例如参选人澳洲妇联主席王晔婷(Nancy)女士,网络投票第一位,反映出妇联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对于获奖,多位获奖者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华人首位州议员何沈慧霞博士表示,這麼多個能人傑俊,我受之有愧。我知道有這評选,但沒有去拉票。不知道進展如何,我感到很警奇我可以獲選。幸運得到選入,當然是開心。感謝大家的支持!
新州Ryde前副市长无党派人士周硕先生则表示,这次评选活动牵动了社区里叔叔阿姨们的心,好多人联系我,告诉我他们终于可以用类似投票选举的方式来表达对我的支持。
作为全国性评选,活动自然希望有各州华人入选,但这次西澳,北领地,南澳没有候选人出现,原因有二个,一来新闻对这几个地区的华人报道很少,外界所知自然甚少;二来主办机构曾发出邀请一些有做实事的华人,可惜被其推却,故不好强人所难。当然,对于候选人,也有非议之声,可谓众口难调。
事实上,主办机构曾在网络发出活动信息,公开邀请推荐参选人,遗憾几无反应。还有就是别说参选人,即使做评委,也不是很多华人接受,有不少推却的。举手之劳的事,在华人社区也不容易做成,让人唏嘘。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引入平民和网民做评委是澳洲首创,感谢10位特邀评委和19位大众评委,他们身上体现了对华社的关心,也体现出有力出力的热心肠。
悉尼邮报网络采访了大众评委之一的退休土木工程师谢汉先生,他说,
“我理解华人十杰评选旨在给澳洲华人一个向自己的杰出代表一个表示赞许的平台。作为大众评委自己的责任就是使自己的一票能真实代表大多数澳洲华人的心声。
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澳洲华人的生活和社会地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疫情直接打击了许多靠服务业维生的华人家庭的生活。一些政客和媒体将新冠污名化误导了主流社会导致澳洲华人遭受了歧视而忍辱负重,使本来已经饱受煎熬的华人雪上加霜。在这些重要关头我们看到了为大家排忧解难,负重前行的华人代表,也看到了秉持正义,痛斥不公的侨领,更看到了矜矜业业,踏踏实实做实事的优秀华人代表。这些人都是最接地气的华人模范,他们才是应该受到大家赞许的人。”
在众多参与投票的华人中,不妨摘录一段支持者的肺腑之言,悉尼华人Nora说,“王晔婷Nancy是我们的年轻的妇女会长,在我生活中最困难的时候,Nancy 帮我解绍了好的律师,使我从磨难的最低谷向上了,而且她帮过很多人都有和我同样的经历,还有何沈慧霞也是对启发我孩子有她作为曾经的西方官员的特殊作用,她也很正直喜欢为大众利益发声,所以选何沈慧霞和Nancy 我觉得是我所熟悉和信得过的人,她们会帮我们华人发声谋福利,麻烦大家帮忙转发和投她们的票,鼓励为民做好事的人造福我们华人,谢谢大家!”质朴的语言,反映未必为全澳认识的华人,在地区是深受欢迎的。这样的优秀华人,可能在全澳各地都有不少。
当然,很正常的是,主办方也听到一些非议,甚至恶评,甚至还受到一贯仇视华社总想找茬的某德之流的关注。不管如何,通过活动感谢为华社做出过贡献的优秀华人的初衷是达到了。未来若有机会,评选仍将继续。当然,需要完善的地方也会改善,欢迎大家提有益的建议。
历来华社有一盘散沙之说,存在三个和尚没水喝的不良现象。在这个情况下服务华社,尤其不易。笔者是深有体会。在2020年华人遭受前所未有的社会歧视高峰时,曾和多位华人发起反歧视网络游行,也曾发起谴责ABC电视台播放歧视华人节目的联署等,起到团结主流华人的作用,笔者也是目前唯一敢写反歧视维护华人权益文章之人,媒体也是极少数敢反映主流华人心声的媒体。但即使如此,笔者还是受到诋毁抹黑,做为少数族裔的媒体也受到冷箭暗箭。反映为华社做事并非一帆风顺,所以能体会参选华人用各种方式为华社付出的不易。这里谢谢他(她)们。
这次活动,是首次民间性质的评选,首次由华人网民以及公众参与,反映老百姓心中的真实标准。活动显示了什么样的华人,才被华人社区推崇。
荣誉犹如民间勋章。也提示有志服务华人社区以及澳洲社会的华人,如何做(不是做秀)才会受到华人社区的欢迎。
若没有这种民间评比,15位候选人,可能大部分都不会获得官方提名,去竞逐如澳洲杰出青年,澳洲勋章等评选。所以,活动也算是答谢为华人社区和澳洲社会有贡献的华人。这是活动的意义之一。
本次评选,为避免小圈子评委,避免网络投票会忽略一些有贡献但人脉不广的候选人之不足,创新采取特邀评委,大众评委,网络投票三者组合的权重评比(占比分别为40%,30%,30%),没有一方能有绝对决定权,让评选尽可能达至客观和公平。这种模式也是首创,一改单一的评委投票和单一的网络投票的传统,尽可能弥补各自的不足。同时,评选首创公开评比数据,体现媒体做为主办机构的中立与公正。
这里感谢有19年办刊历史的《澳洲汽车杂志》,有20年办刊历史的《新市场报》,以及媒体新军《澳新文报》对活动的支持并参与。
图为办刊十九年的澳洲知名汽车专业媒体《澳洲汽车杂志》对本次活动的宣传
这次活动,网站专文点击率有数万,评选也成社区热议话题,或是未来华人社区优秀产品和高质服务的宣传平台,希望下次活动也能得到华人商界支持,相得益彰。
展望下一届评选,有更多平民英雄,优秀华人参选。而160万在澳华人,必将会涌现更多杰出人才,生生不息。
2022年9月20日